牛皮纸
曾记得孩提之时,开学第一天把课本领回家,第一件事总是要先用牛皮纸仔细地把课本包起来,然后再在牛皮纸封面上写上书名。如此,方敢放心翻阅书里的内容,安心地闻着新书发出墨香。
岁月如梭,现也不是曾经的少年郎。走进国家图书馆的典藏阅览室,抚摸着一本一本牛皮纸包装的小人书,倍感亲切。在静静的藏书室里,抚摸着这些泛黄的民国连环画,自己恍惚又回到曾经的读书时代,这样的静谧和外在世界的噪杂形成鲜明对比。刚开始看到民国连环画封面牛皮纸,还以为是为了保护连环画,后来接触多了,了解多了一些,才发现牛皮纸背后另有一些玄机。
1932年茅盾在《文学月报》上发表的《“连环图画小说”》提到:上海的街头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这些小书就是所谓的“连环画图画小说”,这些小书摊无形中就成为上海大众最受欢迎的活动图书馆。1949年,周作人在《小人书》里说到:在上海或是北京的马路上行走,常可以见到路旁有些小书摊,却不是卖的,只是借给人看,又不拿回家去,只在摊边翻看。这种名为小人书,但也并不专门只给小孩们看,有好些成年人也在那里看着,而且还很滋滋有味的。如此看来,民国的小人书是十分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这和牛皮纸能扯上什么关系呢?在国家图书馆馆藏民国连环画之中,有很多连环画都是用牛皮纸来做封面的。然而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为了保护整本书而在封面之外加牛皮纸,而是把原本是一本书的拆成了数本,每小本再用牛皮纸装订好,在牛皮纸上题上书名,盖上书店印章。
如此一来,有些书由于书脊的空白小,这样再用牛皮纸装订,难免就使小人书的一部分图文内容丢失了。显然这种做法不是为了保护连环画。街头书摊,有大有小,大的有连环画数千本,中摊数百本,小摊则不超过两百本。据茅盾“实在只是两块在墙上的特质木板,贴膏药似的密排着各种名目的版式一律的小书”,“(书摊)旁边还有一只木条凳”,“谁花了两个铜子,就可以坐在那条凳上租看那摊上的小书二十本或三十本”这样的描述看来,大多数书摊还是小本经营,所拥有的书并不会太多。然而小人书又特别受老百姓喜欢,书摊难免穷于应付,尤其是一些老百姓都喜欢的书,如武侠类《万侠之王》这本小人书,要是摊位上同时来了3个人,那么一本书就难于周全。摊主为了能留住顾客增加收入,于是把一本书才成数本,再用牛皮纸装订起来。如此,即便是同时来5个人也能够对付了。
这仅仅是一种大胆的猜想。如此,国家图书馆馆藏为何有数量庞大的牛皮纸装订的连环画就不难解释了。时过境迁,今人说往事,那也只不过是个人看法,极有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在新中国解放的初期,文化部专门针对上海连环画做过整改工作。这也可能是这种牛皮纸装订形成的原因之一。
在解放前的上海拥有书摊3000多个,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号B172-1-23“上海连环画图画概况”第一页记载,解放前的上海书摊上充斥着大量的旧连环画,读者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每天大约有20万人,其中儿童占50%,妇女20%,工人20%,其他占10%。估计全市书摊所存旧书总量大约2万种,180万册。这些连环画主要是以武侠神怪、封建迷信等荒诞庸俗的内容。解放初期,政府为了引导和教育大众,便使用读者众多的连环画为工具和载体。因此政府亟需对连环画进行整改工作。通过整改后,有约135万册连环画通过兑换。剩下的40余万有余全国开展“三反”“五反”而没有进行。
(解放初整改连环画中被清理的连环画)
然而兑换后的连环画大多是重复内容,再加之不符合读者的胃口,使得摊主生意稀松,大不如前。然而大多数武侠一类连环画已经上交,更使得读者爱看的连环画供求不应。所以摊主又把没有兑换的读者喜欢的仅存的连环画进行拆分来满足读者,这或许也是牛皮纸装订连环画的另一个原因。
(拆分牛皮纸装订后,书脊有部分内容损失)